歡迎光臨红足1世668814網站!   今天是:
設爲首頁 | 加入收藏 | 院長信箱  站內搜索:
  • 學院首頁
  • 學院概況
    • 學院簡介
    • 現任領導
    • 院學位委員會
    • 院學術委員會
    • 院教學委員會
    • 教育學系
    • 心理學系
    • 學前教育系
    • 教育技術系
    • 特殊教育系
    • 聯系電話
  • 師資隊伍
    • 教師概況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其他專技人員
    • 管理人員
    • 兼職教師
    • 各級人才工程
  • 本科生教育
    • 教學動態
    • 專業介紹
    • 培養方案
    • 規章制度
    • 常用下載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生培養
    • 碩士生培養
  • 學科建設
    • 學科結構
    • “双一流”學科建設
    • 研究機構
  • 學術研究
    • 科研項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獲獎
    • 學術動態
  • 黨群人事
    • 黨務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會工作
    • 關工委
    • 安全保衛
  • 自考培訓
    • 自學考試
    • 教師教育培訓
    • 職業資格培訓
  • 資源建設
    • 圖書資料室
    • 重點實驗室
    • 示範實驗室
  • 學工在線
    • 成長輔導
    • 心靈之約
    • 教苑文學
    • 學生活動
  • EnglishVersion
    • About
    • Admission
    • Faculty
教科人風采
  • 教科人風采>
教科人風采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科人風采 >> 教科人風采 >> 正文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记十佳师德标兵燕良轼教授

Editor:于抒含    Source:    Date:2019-05-07

 

燕良轼,漢族,生于1956年12月,湖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湖南師範大學文化心理與行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質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編委;湖南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長沙市心理學會理事長。湖南省重大決策咨詢庫專家庫成員。燕良轼教授從教30余年,工作嚴謹認真,教書育人,德高望重,深受學生愛戴。

一、弘揚主流價值觀,做人與做事相促進

燕良轼堅持在學生中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堅持以人爲本,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堅持把學生的做人放在第一位,堅持教書育人!他能以共産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擁護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強自身理論修養,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的各種活動中,他始終以主流價值觀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輿論導向激勵學生進取,引導學生既要在做人中做事,也要在做事中做人。他針對現在許多研究生都稱自己的導師爲老板的問題,對學生提出要求,無論在任何場合都不能稱他爲老板,他認爲他就是一個教師,他樂于學生稱他爲老師,而不願稱他爲老板。他說,不能把師生關系當成雇傭關系,更不能看成交換關系。他認爲,要做好事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願意做好事,也才能確保做好事、做善事。同時他也經常告誡學生,一個人的品德也是在做事中表現出來的,在做事中能否講究誠信,在做事是否負責任都能檢驗一個人的品德。他經常以此與同學共勉,勉勵學生既要做好事,也要做好人,同時也注重自己的身體力行。

二、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教書

燕良轼從事教育工作已有三十幾個寒暑了。在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終工作在教學工作的第一線。他教過的學生數千人,有中小學生,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有函授本科生、自考本、專科生,有教育碩士、高教碩士、科學學位碩士、應用學位碩士、心理健康教育碩士、博士研究生課程。此外還有各種研究生班、中小學校長培訓班、研修班以及各種形式的講座等,無法具體統計。

在教學中,他努力致力于改革,嘗試運用各種教學理論從事課堂教學,如運用布魯納的結構教學以及發現法、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布盧姆的目標分類教學以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到根據不同主題、不同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努力做到科學性與思想性、基礎性與創新性、知識性與生動性、理論性與直觀性的有機結合。他不斷采取措施進行教學改革,增強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不斷運用各種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進行改革嘗試。具體做法是:

1、課堂演講和師生討論相結合。對于教學中基本理論問題,如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發展曆史、心理發展理論、學習理論、動機理論等,主要采取教師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並在教師講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有關理論進行討論、質疑。這樣,即保證了教學效率,又促進了學生理解。

2、小組合作與探究學習相結合。對于教學中的基本規律問題,如教育心理學課程中知識的建構、技能形成、學習策略的運用、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社會規範的內化等,注意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和運用知識,體驗知識的發生過程,深化對知識結果的理解,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讓學生在個體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再采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既保證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層理解和靈活運用,又培養了學生合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

3、課堂觀察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選擇典型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或帶學生到中小學進行教學實際聽課。然後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教學的優劣,通過這樣的嘗試,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改變中國教育現狀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文獻閱讀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我在每學期教學的初期,就向學生介紹一些與學習課程有關的參考書和期刊,要求學生研讀有關的學術論文,自主積累資料,並鼓勵他們做讀書筆記。在此基礎上,組織同學進行交流和研討,鼓勵並組織有共同興趣的同學,沿著所選定的課題開展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設計和動手能力。心理學既是一門人文科學,又是一門實驗科學,所以開展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在概念形成、技能形成、學習遷移、學習風格等知識教學中,我們都設計了專門實驗課,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實驗、設計實驗,這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和熟悉該知識研究的實驗過程,也可讓學生在體驗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另方面,還能激發其對知識探索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其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他堅持以學生爲本,努力吸收當代建構主義與合作學習的成果進行課堂教學,堅持課堂教學常講常新,每講必新的理念,在注重基本內容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的經典實驗、經典案例和最新理念等前沿成果到自己的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能夠獲取豐富的知識,他堅持終身備課、隨時隨地備課的思想,在生活中只要發現對教學有啓發性的資料都及時吸收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及時修改教案與課件,因此他的課能夠做到常講常新,每講必新。注重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主動參與性,改革考試,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自主命題,建立考試題庫,獲得學生好評。由于燕良轼老師較爲突出的教學表現,他于2013年獲校級第七屆教學名師獎。他在給一位退休教師八十華誕所寫的詩中有“三尺講壇站一生,一刻都未負平生”的句子,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

他將教材改革作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他主編了湖南省統編教材《高等教育心理學》,幾年來爲湖南省高校教師的培訓發揮了很好作用,受到省教育廳領導和廣大高校教師的好評。還與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汪鳳炎合作主編的《教育心理學新編》已在湖南師範大學本科生與研究生中使用了多屆,不僅爲本校的課程建設做出了貢獻,而且該書被教育部列爲統考碩士研究生的參考教材之一。他組織全省高校相關教師編寫並出版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兩部教材,滿足了全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迫切要求。此外他還參加全國十二所重點大學聯合編寫的《心理學基礎》。主編《教育心理學——理論實踐與應用》(2017)、《教育心理學》(2018),此外,近年來他獨立撰寫的《教學的生命視野》對生命教學進行了體統研究,形成自成體系的教學觀念。幾年來,他共發表有關心理學及教學研究的國家級和省部級論文20余篇,共主編、參編國家級、省部級教材20余部。

三、在科研中育人,在育人中科研

燕良轼教授多年來一直堅持奮鬥在教學第一線,也堅持奮戰在科研第一線。先後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心理學探新》、《高等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研究》以及國內外其他雜志發表論文約120篇;出版專著6部,主編、副主編,參編超過25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當代青少年良心發展軌迹及其幹預》,教育部重點課題、教育部人文社基金課題,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及廳級10項余。獲得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二等獎等若幹項。他不僅自己堅持科研,還帶領和指導學生積極從事科研活動,努力做到在科研中育人,在育人中科研。

幾年來他在指導本科生“挑戰杯”項目連續在湖南省和全國競賽中一、二等獎。2012年指導的吳文、何金波、李俊康、曾志佳、周彩萍、楊文濤等同學的《農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問題的幹預研究》在第九屆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中榮獲二等獎;2013年指導的曾志佳、盧聰、蔔小娟、周彩萍同學的《“西安世園會”對居民綠色消費的影響研究》在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西安世園會”專項競賽中獲二等獎;2014年指導的譚鑫、吳玉婷、何玉潔、李林燕、陳慧萍等同學的《現代化社會轉型背景下的心理和諧建設——基于湖南地區臨床醫生心理和諧狀況的調查》榮獲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湖南省一等獎。同時參與指導的旅遊學院有關洗腳妹的心理健康狀況調查也獲得了省級一等獎和全國二等獎。

在研究生培养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与合作学习理论,吸收国内外同行研究生培养经验,组织并建设研究生的学习共同体,有计划地进行每周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根据本研究方向追踪本学科或课题组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方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硕、博研究生布置不同交流主题。每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以及答辩都会在组会上进行演练,实行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全程监控。在这个平台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平等对话与交流。这种学习共同体不仅为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而且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先后有曾练平博士(2013)、卞军凤博士(2014)、邱小艳博士(2015)、李亮博士(2017)和吴文硕士(2015) 分别获国家奖学金。

近年來他將科學研究的重點放在青少年良心問題方面,先後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青少年良心發展軌迹及其幹預研究》,他的碩博研究生以及越南籍留學博士有參與此項研究,均發表了相應論文,有些博士生,如邱小豔、王小鳳在自已所在單位還申請到省級社科和教育規劃課題。學生在專業水平、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時,判斷是非的能力、責任心、信念、理想,同學間的感情、凝聚力、團結合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加強和提高。

此外他還在從事教學科研的同時注重道德知識的普及,2016年4月28日,湖南《科教新報》以“湖南師大教授把課題做在“良心”上”爲題進行了專題報導。2017年11月13日,他針對11月12日發生在湖南益陽沅江三中的一起學生弑師案,撰寫《尖子生弑師的思考:青少年人性成長缺少關注,良心教育刻不容緩》的文章,發表在《今日頭條》“科普湖南”上,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

近年來他將科學研究的重點放在青少年良心問題方面,先後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青少年良心發展軌迹及其幹預研究》,他的碩博研究生以及越南籍留學博士有參與此項研究。對此湖南《科教新報》以“湖南師大教授把課題做在“良心”上”爲題進行了專題報導。

學生在專業水平、科研能力提高的同時,判斷是非的能力、責任心、信念、理想,同學間的感情、凝聚力、團結合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加強和提高。

四、樂于助人,團結同志

學生有什麽需要,他有求必應,被學生稱爲良師益友。所帶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什麽困難,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主動幫助學生找工作,爲了研究生順利找到工作,主動組織學生進行試教,以提高學生的應聘能力和表現,學生們深爲感動。他對待同志謙遜和藹,爲人正直,堅持原則。在同事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並能熱情幫助年輕教師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

總之,燕良轼教授處處以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在教書中育人,在育人中教書,在科研中育人,在育人中科研,德高望重,是一位深受同事敬重、深得學生愛戴的好教師。

 


  • 學院概況
    • 學院簡介
    • 現任領導
    • 院學位委員會
    • 院學術委員會
    • 院教學委員會
    • 教育學系
    • 心理學系
    • 學前教育系
    • 教育技術系
    • 特殊教育系
    • 聯系電話
  • 師資隊伍
    • 教師概況
    • 教授
    • 副教授
    • 講師
    • 助教
    • 其他專技人員
    • 管理人員
    • 兼職教師
    • 各級人才工程
  • 本科生教育
    • 教學動態
    • 專業介紹
    • 培養方案
    • 規章制度
    • 常用下載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生培養
    • 碩士生培養
  • 學科建設
    • 學科結構
    • “双一流”學科建設
    • 研究機構
  • 學術研究
    • 科研項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獲獎
    • 學術動態
  • 黨群人事
    • 黨務工作
    • 人事工作
    • 工會工作
    • 關工委
    • 安全保衛
  • 自考培訓
    • 自學考試
    • 教師教育培訓
    • 職業資格培訓
  • 資源建設
    • 圖書資料室
    • 重點實驗室
    • 示範實驗室
  • 學工在線
    • 成長輔導
    • 心靈之約
    • 教苑文學
    • 學生活動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红足1世668814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36号